
路径与进程:激进式失败,渐进式成功。1)第一阶段:从1981年引入无管理利率的商业票据,到1986年的放开公司债、金融债的利率,这期间逐步放开,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企业经营情况好转,资金需求旺盛。韩国政府决定加速利率市场化,1988年12月全面放开对银行和非银的利率管制,直接导致经济恶化、出口停滞、通货膨胀加剧,市场利率大幅上升,韩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窗口指导”形式,重回利率管制。2)第二阶段:1991年开始新一轮渐进式利率市场化,从非银到银行、从贷款到存款、从长期到短期、从大额到小额的顺序谨慎放开。1997年放开活期存款利率,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并借鉴英国经验,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之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美联储:是否维持了美元的购买力?美联储经常被描述为具有双重使命,稳定价格和减少失业。美联储也被期望充当金融恐慌时的最后贷款来源,它需要管理银行,特别是那些“大而不能倒”的银行。自1913年创建以来,美联储最重要的使命,一直是维持美元的购买力;然而,从1913年至今,美元贬值了95%以上。换句话说,今天要花20美元才能买到的东西,1913年花1美元就能买到。想象一下一名投资经理把客户的钱亏损了95%,你就能明白美联储如何履行了它的首要使命。
1.5.1 利率市场化背景趋同普遍滞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加重通胀。管制利率背景下,存款人的实际利率为负,利息无法覆盖通胀的损失,因此大量资本外流,金融脱媒。受管制银行竞争力下降,有强烈要求解除管制的诉求。国际资本流动性强。国际贸易需求叠加外汇管制解除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性大幅提升。根据抛补利率平价,本国的管制利率无法根据与外国的利差及时调整,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性大,扰乱本国金融秩序。
你一定很疑惑了:家人拿自己的医保卡买个药都不行吗?这个得看情况了,有时候还真不行!一寿险公司的代理人告诉记者:“如果用你的医保卡给家里人买了一些感冒药,维生素,跌打损伤膏,影响不大;如果家人拿你的医保卡买的是治疗甲状腺结节、乙肝、冠心病等疾病的药或家人拿你的医保卡看的是以上疾病,那么影响很严重。因为这类的“病史”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核保结论。”
2 前瞻:中国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名义上来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已经基本“完成”了。除了1年期以下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受上限管理、企业债发行利率仍受上限管理外,中国所有利率名义上均已完全自由化,似乎已经“放无可放”了。然而,结合我们在报告《中国利率市场现状:七大利率如何传导?》中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利率体系中各环节的传导实际上均还存在一定阻力,也有许多价格之外的因素阻碍着市场定价。因此,接下来我们对这些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仍存在的障碍进行总结,可以预期这些障碍便将是利率市场化下半场时的重点攻关对象。
违约的前两日,即9月4日,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简称:“联合评级”)将三鼎控股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17三鼎01”、“17三鼎02”、“17三鼎03”、“17三鼎04”债券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同时将公司主体及上述债项列入可能下调信用等级的评级观察名单。